交通运输(2025)

道路交通设计
交通规划方法论
交通管理与控制——交通管理法规及标志标线
交通管理与控制——交叉口及信号管理


道路交通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其重要性体现在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交通工程的基础理论、分析方法和思维逻辑,培养学生应用交通工程基本原理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突出了交通设计基本原理的阐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交通设计基本原理和行灵活性的交通设计方法。
城市化、人口增长和资源的日益减少,对城市基础设施系统造成的压力日渐增大——不仅仅是在中国,立足于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我们能帮助城市充分挖掘基础设施的巨大潜力。
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实行的交通管理体制具体实施方法及控制措施。
本系列主要介绍了我国当前实行的交通管理体制具体实施方法及控制措施。


项乔君,博士,东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有:交通安全理论与设计、公路与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与管理、道路基础设施评价与检测技术、智能交通系统(ITS)规划与应用系统设计、交通环境保护与交通能源消耗分析技术等。近年来主持或承担了50余项国家和地方研究项目,多数项目取得了国际先进或国内领先的学术水平。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9部,取得软件著作权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1等奖1次,部级科技进步奖2~3等奖4次。
段进宇,清华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高级工程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总规划师暨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所所长。曾任交通部智能运输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讲师,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主任工程师暨交通研究部主任。研究和教学方向:交通发展模式与城乡空间发展模式的匹配互动关系、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中的交通系统分析、交通设施规划设计、基于GIS的人口-经济-交通-用地关系宏中观模拟、基于活动单体的混合交通仿真。
徐良杰,武汉理工大学教授,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子项目1项,参与国家“973”计划项目子课题1项,主持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项,主持或参与校级以上纵向项目7项,主持或参与横向项目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