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2020)

课程名称

生物技术在园艺作物上的应用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
庭院养花及绿化技巧
园林生态绿化基础设施
传统文化与园林艺术


教师简介


        仰东,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道士。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人事部留学回国基金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科技奖评审专家。主要开展植物遗传育种研究。
        刘士哲,现为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系教授,植物生理与逆境胁迫分子生物学专业理学博士。现任华南农业大学无土栽培技术研究室主任,华南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研究中心主任,广东高校环境友好型肥料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广东省知识界人士联谊会常务理事,中国土壤学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园艺学会设施园艺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设施园艺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研究会理事,广东省农学会微量元素与食物链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
        杨芳绒,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注册园林植物造景师,河南省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邬志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附属上海科技学校生物化学专业,高级工程师。1978年进上海植物园工作,主要主持植物园植物科普教育,曾任植物园科普室主任。现任中国风景园林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风景园林学会科普信息委员会副主任。
        沈瑞珍,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向荣,德国卡塞尔大学博士,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副院长、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学科负责人,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园林》学刊副主编,北京市学科审核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从事的工作是景观规划设计,包括风景区规划,城市景观设计,公园设计,公司园区设计,居住区环境设计和园林建筑设计。

        欧永森,国际树木学会中国地区分会会长,2000年赴美国学习树艺学,2004年考取注册树艺师执照后,开始着手国际树木学会在中国地区的会务,至今在香港已训练出多名树艺师。欧永森是首个获得资深树艺师和执业树艺师的中国人,近年来大力在内地推广树艺学。
        俞泳,同济大学建筑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室内设计、城市设计和地下空间。在专业上偏好经典、简约、低调的风格,讲究建筑设计中的人文关怀。另外,他还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对待学生亲切随和,深受学生们欢迎。

        张振山,1935年生于北京,同济大学教授、上海三张建筑设计事务所董事长、一级注册建筑师。主要设计:德国波鸿市的中国园——潜园,于1987年设计,1990年建成 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于1987年设计竞赛中标,1993年建成 西双版纳中缅友谊纪念碑(园)、柏林中国大使官邸方案设计(赴慕尼黑与德国建筑大师科斯通合作)、上海市黄浦体育馆设计。

        裴金宝,中国古琴学会常务理事兼乐器制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理事,古琴修复、制作专家,中国古琴网站组织发起人之一。从师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对教琴、打谱、斫琴、修治颇有建树。1986年,与吴老等名家创建吴门琴社,现为吴门琴社副社长。著有《中国古琴文化漫谈》、《龙-赋予中国古琴神圣意味的文化内涵》、《阴阳学说与古琴》、《古琴修复》等。王开玺,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77年7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留校以来,一直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和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多属晚清政治史范畴。出版有《南国风烟》、《两世人──末代皇帝传奇》、《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清通鉴.道光卷》(合著)、《晚清政治新论》、《太后垂帘》等学术著作。

        朱耀廷,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元史,北京文化史。